“重走滇缅公路 弘扬抗战精神”主题展广受赞誉
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、中国收藏家协会、云南省收藏家协会、昆明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昆电工)及昆明市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“重走滇缅公路 弘扬抗战精神主题展”系列活动在昆明举办,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高度好评。
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、中国收藏家协会、云南省收藏家协会、昆明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昆电工)及昆明市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“重走滇缅公路 弘扬抗战精神主题展”系列活动在昆明举办,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高度好评。
日前,舞台剧《赤子青春》在云南省大剧院上演,该剧讲述了抗战期间3200多名南侨机工毅然归国,在险象环生的滇缅公路上守护抗战“生命线”的故事,深深触动了现场观众。
1942年2月15日,身心俱疲的大英帝国马来亚陆军总司令白思华,终于撑不住,向日本陆军中将山下奉文投降。消息传到伦敦,正在全力抵抗纳粹德国的丘吉尔顿时眼前一黑。他直言,这次投降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,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投降。
二战时的英国,虽名义上是中国盟友,实则屡次背后捅刀,将中国推向绝境。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云南各族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和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从8月25日起,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档案馆合作,在七彩云端推出特别栏目《经典诵读·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》。史海钩沉,从文献、书信、日记、电文中,打捞珍贵的历史片段;深情演绎,用主持人专业的诵读,致敬家国记忆;以声音的艺术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,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9月18日,《光明日报》刊发文章《二十四道拐,拐拐写满了爱国》,讲述烽火硝烟中,在贵州建造“抗战生命线”的故事。具体报道如下:
作为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政论节目,东南卫视 《中国正在说》 栏目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媒体责任,提前布局、系统谋划、匠心打磨,重磅推出的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系列节目以三集翔实而生动的篇幅“弘扬正确史观, 守护胜利成果”,像一扇深刻打开的时光门—— 它没有用
邹岳生,字峻五,1896年生于江苏省阜宁县,1924年从北洋大学(今天津大学)土木工程科毕业后,一直从事公路铁路桥梁和军用机场建设,先后主持修筑过京杭公路、杭徽公路、浙闽公路等10余条公路。
八十多年前的和当代的画面交错着在电脑屏幕上闪现:当代穿着时尚的年轻人,八十多年前抡着小铁锤的小女孩儿、背着襁褓的妇女、白发婆娑的老妇人、几个黑瘦的年轻人,还有一位手执鞭子的大胡子监工。所有这些人,被时光之手聚拢来,共同安放在滇西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土路上……但这不
八十多年前的和当代的画面交错着在电脑屏幕上闪现:当代穿着时尚的年轻人,八十多年前抡着小铁锤的小女孩儿、背着襁褓的妇女、白发婆娑的老妇人、几个黑瘦的年轻人,还有一位手执鞭子的大胡子监工。所有这些人,被时光之手聚拢来,共同安放在滇西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土路上……但这不
9月6日,2025“全球南方”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昆明开幕,来自110个国家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260余家机构约500名代表相聚一堂,共商交流合作,共话唱响“南方声音”。
2025年9月3日,天安门前铁流奔涌、战机掠空,一场阅兵让无数人屏幕前泪目。可仪式落幕三天后,真正值得细品的不是镜头里的震撼,而是街头巷尾悄然涌动的“精神暗流”——它像一剂高浓度催化剂,把抽象的民族情怀,炼成了具象的生活选择。
在昆明滇缅大道的街头,车来车往间,一块不起眼的石碾静静矗立。它没有华丽的装饰,表面甚至带着岁月磨出的粗糙纹路,却标记着一个沉甸甸的起点——滇缅公路零公里处。
9月3日晚,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星光与敬意交织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《正义必胜》盛大上演。第四场“共同的黎明”中,情境演唱《不朽的旋律》凝重深情。伴随着加拿大民歌《红河谷》悠扬的旋律,云南籍青年文艺工作者扎西顿珠身着民国素衫亮
1937年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七七事变,中国军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抵抗,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。随后,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基本沦陷,日本军队想方设法切断中国大陆同国际社会的传统交通线,妄图把中国变成一座孤岛。
在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,“大后方”一词意味着支撑、意味着根基、意味着希望。抗战初期,东部沿海地区相继沦陷,炮火扫荡破碎山河,民族陷于危难之中,处于中国西南腹地的云南以独特的地理位置、坚韧的民族精神构筑起支撑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大后方。
八十多年前的和当代的画面交错着在电脑屏幕上闪现:当代穿着时尚的年轻人,八十多年前抡着小铁锤的小女孩儿、背着襁褓的妇女、白发婆娑的老妇人、几个黑瘦的年轻人,还有一位手执鞭子的大胡子监工。所有这些人,被时光之手聚拢来,共同安放在滇西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土路上……但这不
“岁月无声,历史有痕;检察有为,矢志不渝。”近日,云南省南华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来到该县天子庙坡段滇缅公路,对前段时间相关抗战设施维护情况进行“回头看”,重新设置的标志牌、界桩、警示牌等抗战文物设施焕然一新。
1939年的槟城,潮湿的海风裹挟着焦虑与期待。23岁的女教师白雪娇在《光华日报》上读到那则招募启事时,手指微微发颤。